乌克兰难民遇害-战争、嫌疑犯、司法部门谁是罪魁祸首

为了活命她离开了硝烟纷飞的战争前线,千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寻求庇护。可是在我们的年代,哪里还有“一方净土”?那天,她看着手机,突然感觉颈处有刺感,没过多久车内发现有人死在了座位上,最开始甚至都没人在意。她有机会逃离枪炮,却没能力逃离尖刀。

9月5日,美国警方公布了一名乌克兰难民伊琳娜在轻轨车厢内遭男子持刀杀害的监控录像。8月22日在夏洛特市,23岁的乌克兰女子上车后后座的34岁无家可归者迪卡罗斯. 布朗掏出折叠刀,朝其颈部刺了3次,女子的喉咙至少被刺中一刀,倒地身亡。 两者互不相识,没有纠葛。

视频发出后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面对外界压力夏洛特地区交通系统公司在9月2日宣布已聘任新任安全主管,并将安全预算增加三倍,着手升级监控设备。同月22日,市议会将讨论扩大警力巡逻列车与公交车的计划。9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被记者问及此事时说,他不知情。记者告知后,特朗普说“太可怕了”,并表示会去了解详情。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难不成这个在花龄夭折的姑娘会因为这些后知后觉的补救措施起死回生吗?用来息事宁人的几个新监控不会保护下一个受害者的生命。

种族割裂的社会

犯罪嫌疑人的背景非常值得讨论:在谋杀事件前,这位34岁的嫌疑犯布朗已经14次犯罪被释放(其中有法官被人揭露出缺乏合规的学历,为同性恋黑人女性),其律师曾于7月提交动议,声称他精神不健全,无法接受审判。于是再次被释放……根据视频和警察调查显示,布朗在杀人后冷静地擦拭手上的血,并脱下上衣,在车门旁等待,自言自语“我杀了那个白女”。列车停站后,他将刀具扔在了站台附近。这样屡教不改的犯人竟还能够活跃在日常生活中,肆无忌惮地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整个美国的司法机构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他们空谈“人性化”“民主”“自由”,却不考虑这样的人是否有能力担当这份自由。

这个事件直接加剧了美国社会本就日益严重的种族矛盾:保守派、种族主义者趁机将犯罪嫌疑人的屡次释放归咎于民主党人的“种族多元”政策,指责法官存在舞弊,并将布朗作为论证黑人群体“劣根性”的证据。在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恐怖主义的死亡威胁,例如“今晚就会有几个黑人因此而死”的标语。

清楚的是,民主党为削减预算、降低监狱人数而不对危险犯人妥当处理,是布朗得以行凶的政策前提。但我们共产主义者却要问:为什么美国的司法系统不仅关不住犯人,也无法阻止新的犯罪的不断产生?布朗一事出现的社会前提是什么?保守派以偏概全的煽动是可鄙的。黑人群体存在相对高的犯罪率和暴力倾向,问题的根源不在黑人的基因,处理的方法更不是退回到“文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削减黑人的权利。

正是极端不平等、经济不景气、你死我活的资本主义社会诞生了这样一批批“疯子”,正是系统性的一套种族分化方法,使得很多黑人在社会地位上不断陷入无尽的泥潭、被迫地堕落。不同的种族指责对方更加低劣,现实则是整套制度使得任何一个种族中的底层任何一人都无法逃避道德上的“败坏”,被迫着成为资本主义抚养出的恶魔。

所以对此事必须走出种族叙事,才能求得真正的理解。核心问题在于:什么催生了布朗这样凶神恶煞的反社会疯子?什么导致了布朗得以成功行凶?

“美国梦”的终结和近日难民的处境

由于持续三年的俄乌战争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明显的停战信号,乌克兰人作为在国力为较弱的一方,战争开始就有大量的公民开始逃亡境外寻求庇护。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25年2月发布的权威数据,全球范围内的乌克兰难民数量已突破‌690万‌,而乌克兰战前的总人口不过4300万,其中欧洲境内登记在册的难民超过510万。主要接收国包括:波兰‌:接收超过200万难民,提供居留权和工作许可;德国‌:约105万人;捷克‌:48万人。进入21世纪以来,自2011阿拉伯之春动乱开始,有数以万计的民众受战乱影响逃离家园,联合国难民署数据,仅2015年就有超过100万难民和移民抵达欧洲,引发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

许多人由于正规渠道的庇护受挫或者时间、手续过于繁琐,于是索性偷渡,这些发达的西欧国家并非出于对自由的、平等、博爱的追求才大发慈悲接收这些居无定所的外来之客——对于西欧国家而已,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系统得益于远自工业革命就开始的逐步完善,使这些国家的公民接受高等教育、进入办公室工作的机会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地区,在这种情况之下,基层体力劳动工人就欠缺了,西欧的发达国家需要这些劳动力完成最基础的工作,而来自非洲、阿拉伯国家的民众自小就没有什么机会接受什么良好的教育,能出卖的只有体力。某些寄宿国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主要是一些手艺类的,到最后能够靠着一份实际的工作就会令他们算是稳定在了一个国家。这些难民来到某个国家以后同样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滋事、冲突,一些想趁此机会宣扬民族主义的右翼媒体或者自发的社会舆论在一些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声援者,“威胁论”似乎又被一些野心家拿出来了。

我想这个女孩就像很多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主导下的叙事下被影响的人一样,相信西欧和北美是更民主的、更自由的,生活条件也看起来是更好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西欧和北美的资本主义发展胜于东欧,但是这并不妨碍暴力和罪犯在这些国家继续滋生,私有制和其产生的财富差距一天存在,就会不断有人铤而走险并且伤害别人,本就遭受精神病残害的人也会因为管理的不恰当而去杀害别人。在这种社会下,不伤害别人、不压榨别人似乎就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富有。

谁的责任?

伊琳娜逃离了乌克兰,逃离了战火纷飞的前线,但是没能逃出整个社会病态的框架,没能逃出资本主义。

有人说伊琳娜的悲剧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责任——假如他们不为了利益和领土而开动战争机器,伊琳娜没有必要去到美国。可是去到了美国也没能避免身亡的结局,这种新闻对于那些仍心想去美国避难的乌克兰人、中东人来说,是“美国梦”的破碎,这个国家曾经代表了自由和民主,被很多人看作灯塔,如今这层面纱已经在慢慢的揭去。

有人说是美国司法的责任——假如司法能更好降低犯罪率,或者至少让犯人罪有应得,那这个姑娘就不会突遭横祸。网友甚至说:审判他的法官应该和布朗一样进监狱。法官特蕾莎·斯托克斯是一名黑人女性,与一名同性恋女性结婚,斯托克斯在早在8月22日夏洛特列车上那起可怕的持刀袭击事件发生的七个月前,以无现金保释的方式释放了扎鲁茨卡的被指控凶手德卡洛斯·布朗。这次案件同样也被美国的右翼媒体拿去做文章,首先布朗本身就是黑人,而审判他的女法官也是buff叠的比较高,在右翼媒体那里成了有意无意宣传种族、性取向仇恨的物料。

有人说公交车上那么多人竟然过了几分钟才有人反应去帮忙,简直比罪犯还可恶——伊琳娜没有尖叫只是惶恐地捂住嘴倒在了地上。就像中国社会早些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扶不扶?在我们从中共官方的道德说教当中接受到的是“助人为乐”“诚信友善”,而社会的现实却是,扶了反被诈。在这起案件当中,我们同样看到了美国民众在遇到这些事情时的冷漠和旁观者心态,整个社会对此类现象越来越多呈现出的麻木的心态,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过了几分钟,当伊琳娜停止呼吸趴在那里一段时间后才有人去看。而对这些流浪汉而言,美国人早已习以为常,毒品、暴力、色情和流浪汉是贫民窟里的标配。

这样乍一看,好像所有的罪恶都是个人的罪恶,好像所有的善举都是个人的善意,这就是在这样一种叙事的框架之下,社会的问题永远被归咎为了某个国家、个人、民族所导致的,这是唯心的。实际上假如我们采取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剖析审查这个事件,我们会有一个不同的视角:

这个事件只是这个社会悲剧的个中案例,而每一特别案列都会透露出社会的普遍问题——资本主义造成的“人为的贫穷”不断催生出社会矛盾和不幸的事故,不断创造出“疯子”并让屋檐之下的任何一人都无路可逃。它是一个让人们互相残杀还没有出路的死局,是不可容忍的“无止境的恐怖”。司法系统的不公正、社会有效教育和管理的缺乏、一次又一次的难民潮,都是它为我们带来的恶果。

这个制度,必须被彻底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