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全臺大罷免—人民什麼時候能獲得真正的民主?

《共產主義者》編輯部

此前的總統選舉中,賴清德成為了中華民國總統。但在2024年台灣進行立法委員的選舉時,作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的席位卻比在野黨國民黨少,這就直接形成了立法權不被執政黨壟斷的情況。在此等情景下,賴清德選擇對國民黨的立法委員進行罷免,以求擴大自己的權力。2025年7月26日,民進黨對國民黨的24位立法委員的罷免宣告失敗,沒有任何一位立法委員被成功罷免。選票將民進黨想擴大自身權力的陰謀撕了個粉碎,賴清德和他的黨派的風評也急轉直下。

國民黨和他的伙伴們在歡呼「民主的勝利」時,臺灣的社會問題卻絲毫沒有得到解決。我們不禁要疑問:這場勝利真的是屬於人民和民主的勝利嗎?難道說換上國民黨,換上民眾黨,甚至換上中共,人民就能過上好日子嗎?臺灣人民什麼時候能獲得真正的民主,可以讓他們改變命運而不是無奈中一次次失望的民主?

在列寧的《國家與革命》中有這樣一句話:

(對於國家)空想主義者致力於“發現”可以對社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各種政治形式。無政府主義者根本不考慮政治形式問題。現代社會民主黨內的機會主義者則把議會制民主國家的資產階級政治形式當作不可逾越的極限,對這個“典範”崇拜得五體投地,宣布摧毀這些形式的任何意圖都是無政府主義。

現代的很多左派們有一種「結果主義」,認為只要達到了避免獨裁的目的,那麼不管過程怎樣,其都是好的,就比如這次全台大罷免,很多人會說:「臺灣的民眾避免了讓民進黨進行綠色獨裁,這難道不好嗎?」。誠然,民眾用結果告訴了任何人他們不想要獨裁,而是要民主,但這種民主真的是讓人民收益的嗎?他們真的屬於人民的民主嗎?很顯然並不是。

現代資產階級議會國家的民主只不過是在換著代表來統治人民,就像列寧說的:「每隔幾年決定一次究竟由統治階級中的什麼人在議會裡鎮壓人民、壓迫人民,——這就是資產階級議會制的真正本質。」因此,即使接下來哪個黨派統治台灣,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是資產階級壓迫著無產階級,而不是無產階級來統治國家

在臺灣是這樣,在大陸也是這樣,而大陸的所謂「人民代表大會」卻連人民都無法參與投票,更不用說成為所謂的「人民代表」。大陸是最希望這場所謂「民主的勝利」的,因為民進黨的失勢代表著臺獨的失勢,相反,國民黨的力量增強確實代表著臺統實力增長。這就意味著中共不用再次投入政治成本以在國際上與民進黨和美國之間進行博弈。以中共的國家實力,想要攻打臺灣很難嗎?並不難,但攻打臺灣卻是中國最後的一針強心劑。因為用武力也許可以換來暫時的「統一」,但在武力過後,民眾的激憤會隨著國家越來越無力去維持現狀而不斷增長。當裂縫真正裂開時,就代表這堵牆已經不是不透風的了,中共不會傻傻的看著自己失勢,不會傻傻的等待民眾起來推翻他們。所以中共一邊喊話,希望和平統一,卻又一邊炫武揚威,警告中共的國家實力。這種嚇小孩的戰術,既維持著中共的國際形象,穩定了民心,又能煽風點火為不得已的武統造勢。對於武統,中共也想來一場“民主投票”,實際上就是讓所有民眾都點頭同意國家的戰爭。但對於這種沙文主義,民族主義的宣傳方式,革命共產主義者絕對不同意,這完全不是民主,這是一場欺騙!這是資產階級為自己的統治穩定而做的把戲。即使中共哪天真的發了14億張投票,讓民眾選擇打不打臺灣,這也不是屬於人民的民主。

那人民什麼時候能獲得真正的民主呢?答案是當無產階級取得統治權的時候,當無產階級專政的時候,這時候,人民才真正的獲得了自己的民主,一切官員都是人民民意是代表,他們不享有任何的權力,而且可以被隨時撤換,他們不會再在一個月中獲取巨量的金錢,而是領取與工人同樣的工資,正如列寧想的那樣:

「我們工人自己將以資本主義創造的成果為基礎,依靠自己的工人的經驗,建立由武裝工人的國家政權維護的最嚴格的鐵的紀律,來組織大生產,把國家官吏變成我們的委託的簡單執行者,變成對選民負責的、可以撤換的、領取微薄薪金的“監工和會計”(當然還要用各式各樣的和各種等級的技術人員),——這就是我們無產階級的任務,無產階級革命實現時就可以而且應該從這裡開始做起。

當今一切的國家的民主都是資產階級政府鎮壓人民的謊言,要實現真正的民主,唯有靠無產階級完成革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我們不要一張張選票,而是要真正的權力!我們要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力,而不是從兩個死局中二選一的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