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革命失败主义”的神话-译者序

《共产主义者》编辑部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周期的到来,世界再一次进入战争、冲突和杀戮的时代。战争的烈火燃烧在全球各地,阴霾笼罩在台湾海峡上空——对于共产主义者们来说,明确在战争中我们代表无产阶级所要采取的立场,是无比紧迫的任务。如果不想被突发的事变打个措手不及,最后沦为主流舆论的傀儡,那就必须作出预测。

但是有那么一个神话阻挠了当今中国的革命者们根据现实情况、在仔细分析和思考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那就是被包装为“信列宁就必须认同”的失败主义。如果本国被卷入战争,那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尽一切方法促进本国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因为“战争失败必然导致革命”的神圣公式”。

这个公式变成了懒人的捷径。同理你去问公式的信仰者们,到底是经济下坡促成群众阶级意识形成还是经济上升促成阶级意识形成?他们就瞬间傻眼了,因为一个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这种非黑即白的逻辑的局限性所在。我们必须清楚:战争的失败和胜利本身不是导致革命的根本原因,单单失败更不足以组织起社会主义革命来。

很多革命者对我们发布此翻译感到震惊。在他们看来,我们如果宣称自己要当“布尔什维克”,要学习列宁的思想,就不能发布一个不崇拜、吹捧列宁在战争问题立场的文章。这些同志的宗派思维使得他们只能全盘认可或者否认一个革命者的思想,不是根据具体问题的判断,而是人名的判读去说该不该信。我们的独立思维这时候去哪里了呢?他们去拔出这个文章的作者的“黑料”,而却没有能力去反驳其提出的观点。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就应该否认布尔什维克的一切——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头人普列汉诺夫沦为了一个沙文主义、改良主义者,所以他早期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铺路的贡献就是“反动”的!“什么树开什么花”,布尔什维克能好到哪去呢?

真正尊重列宁,现在就不该犯下和当年一样的错误——除非我们也想在“二月革命”被打个体无完肤!真正尊重他的遗产,就应该先破除他所谓“信徒”们给他创造出的神像。我们不是根据自己的幻想和喜好塑造出一个用来给自己贴金的列宁。我们希望,列宁同志的遗产可以被系统性、科学地学习,以在我们的时代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劳动群众的解放。

除了统治阶级给我们提供的失败和胜利外,工人阶级要有自己阶级独立的第三种选择——用革命打败战争,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第二国际的传统

第二章 日俄战争中的“失败主义”(1-5)

第二章 日俄战争中的“失败主义”(6-9)

第三章,列宁在1914-1916年的“失败主义”口号(1-5)

第三章,列宁在1914-1916年的“失败主义”口号(6-12)

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卢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