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者》编辑部
那一夜,特朗普思索良久。他想到了千千万万建设过美国工业的资本家:难道他们努力剥削工人,就换来这样一个去工业化的美国吗?他想到了广大的MAGA,他们怎么办?他很不甘心。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件事,哪怕是他摔的粉碎,即使失败了,他也不惧怕。因为他知道:“天佑美国”。
4月2日,特朗普从椭圆办公室中出来了。在召集新闻发布会时,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壮词:
“以前我带你们加关税,现在我又要带你们加关税了。”
20205年4月2日,川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许多国家收更高的关税。中国首当其冲,总税率高达54%。中国两天后还击,双方经过多轮互相加码,目前税率达到了145%(美对中)和125%(中对美)。部分商品的税率更高。欧盟和加拿大也有一些反制措施(加拿大和美国的贸易战三月份就已经在打了)。绝大多数国家则选择了示弱和不作为,同时不挑边站,也就是说对美对华两边都示弱,力求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例如越南很快做出反应,要求和美国相互0关税,同时高规格接待了习近平并签了45项协议(内容未公开)。
关税宣布后,美股暴跌。金融资产阶级向来讨厌不确定性,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使他们的股市剧烈波动。关税宣布后的两天,道琼斯指数跌了4000多点,标普500指数跌了10%,纳斯达克指数跌了11%。6.6万亿美元蒸发,是有史以来损失最大的两天。股市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寡头对川普政策的不认同,进而导致了川普选择将大多10%基础以外的额外关税冻结90天。
上任以来,川普放了很多狠话,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胜利。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在目前来看依然是天方夜谭;马斯克的政府效率委员会(DOGE)看似削减了很多离谱的支出(有水分),但并没有砍掉任何大头,而马斯克本人也心灰意冷,准备走人;24小时调停俄乌战争更是川普的一厢情愿;还有别忘了Signal群聊泄密丑闻。取得进展的方面,一是“文化战争”,具体来说为肢解“DEI”(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即俗称的“白左”)议程;二是驱逐非法移民并加强治安。当然,这两方面也只是取得进展,而非取得胜利。在这在内外都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川普选择发动关税战。
这里值得提一下关税的计算公式。通俗来讲,左边希腊字母是关税,右边xi是向某国总进口,mi是总进口,分母的两个希腊字母乘积是-1,这两个项是人为赋值的。也就是说,逆差占进口多少,税率就是多少。笔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但这个公式显然简单过头了,读者应该能体会到其中的荒诞。主流经济学界对这个公式也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

中美之间事实上已经开始了第二次贸易战。在讨论“贸易战”的细节之前,有必要探讨一下这场风波的成因。毕竟,在我们的视角看到的是美国和2018年一样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但实际上全世界都挨了关税。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川普竞选时就提出的的政治议程,即制造业回流,美国再工业化。从他确定关税税率的方式(即上述公式)来看,确实有强烈的消除贸易逆差的意图。可以说川普的确想要落实这个纲领。逆差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次列几个数据给读者感受一下:从2010到2024, 美国外贸总赤字是12.92万亿,而24年底美国国债是36万亿;2010年逆差是6350亿,24年已经是1.2万亿。其次,川普想要通过关税创收。美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通过关税增加收入平衡赤字相比于关税保护重振制造业的MAGA理想,是川普更为现实的一层考虑。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种简单粗暴关税计算方式没有给盟友留下任何情面。这是川普的“美国优先”理念,即放弃政治利益以回收经济利益的又一反映。
随着对其他国家关税的90天暂缓,对全世界的关税大棒暂时演化成了新一轮的中美贸易战。(严格来说,在此之前美国与加拿大就已经开始贸易战了,但这超出了本文的范畴)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几何呢?中国是美国最大逆差国。在2024年,美国对华逆差为2954亿美元,其中高端制品,例如无线电类设备(电视、广播等)贡献了500亿(是占比最大的门类),计算机类有350到400亿;当然,低端制品也依然占了不少比重,例如如玩具占了200多 亿,纺织品150亿、塑料类150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越南逆差排第三,而且逆差贡献最大的门类同样是无线电设备,有150亿;计算机类也有近150亿。这过于蹊跷了,因此可以合理推测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商品是通过越南转口贸易到美国的。同样在2024年,美国生产的51.7%的大豆、29.7%的棉花、17.2%的集成电路、10.7%的煤、10.1%的天然气、9.4%的医疗器械、8.3%的汽车销往中国。两组数据放在一起,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发达国家出口高端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认知。
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对美的出口包含相当多难以替代的高端产品,而美国对华的出口则包含大量易被替代的产品。这便给了中共底气,在国务院在4/11日的一份声明中以一种近乎傲慢的语气宣布“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125%),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这句话固然有一定尝试降温的成分,但至少大豆棉花、天然气和煤确实顶不住125%的关税。
对于美国这一逆差国来说,关税首先意味着物价将显著上升。每一件难以替代的进口商品都会转换成通胀率实打实地砸向美国工人群众的钱包。通胀过高必然会激怒美国群众,包括川普的支持者,毕竟物价不会对MAGA意识形态豁免。从根本上来讲,美国大选还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2024年选举民主党学到的惨痛教训(他们的宣传始终在强调“现在的经济很好”)。中国商品也会尝试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美国,包括上文提到的转口贸易,以及更暴利的走私。漫长的美加和美墨边境在不久的将来或将成为走私犯的天堂。讽刺的是,禁酒令作为美国人自己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些非法贸易是黑帮犯罪的温床且根本无法完全禁止。川普承诺的边境安全和社会治安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上文所述,大量低端产品会丧失出口市场,部分产业会受到严重打击。而且农业和能源行业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本身也是特朗普的基本盘。我们或许可以想像美国资本绝望地尝试向群众推销“美式爱国豆腐”来消耗那51.7%原本出口中国的大豆。
对于中国,尽管它的对美出口有相当多是难以(至少在短期内)替代的,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经济依然高度依赖出口。2024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3%,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4.6%,当然不包括各种转口贸易。对于制造业工人来说贸易战无疑意味着失业。在裁员倒闭的浪潮中,可以预见更加频繁的“群众性事件”,失业工人有可能会被推向激进化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传统的失业蓄水池快被填满了,很难想象倘若量变引发质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但是,由于贸易战是由一个咄咄逼人的川普发起,中共在政治上的威信不会受到直接的削弱,反而可能被危机加强。可以预见中国阶级斗争在经济与政治层面将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
目前的情况依然是十分不稳定的。国内外压力有可能逼迫川普的冒险草草了事。早在11号美国便已宣布手机电脑豁免于新一轮关税之外。这显然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压力以及中国的供应难以替代。美国大量巨头都在中国有投资建厂,川普的盟友马斯克就在上海有一个特斯拉超级工厂。目前川普正在通过各种豁免来避免损伤与他亲近的资本的利益。经过各种豁免,关税会缩水很多。总之,推进关税意味着面临着资产阶级和群众的双重压力;但此时退缩又会进一步损害川普集团的政治声誉,川普就必须寻找新的方向去实现他的“伟大复兴”。右翼民粹主义的无足之鸟已经起飞,全球资本主义体制也不情愿地买上了通往崩溃的单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