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者》编辑部
1. 中国当下左翼生态:问题与答案
当下中国的左翼生态圈非常复杂,在严密的监察制度下,不用说左派组织,任何的群众自发形成的、超越资产阶级法权所规定的纯经济活动的组织,这样的尝试一旦浮上水面都面临被“请喝茶”的风险。中国年轻一代在线下的原子化程度甚至超过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导致中国左翼呈现出一种分散的、相互割裂和各立山头的生态。左翼同志之间往往通过私人关系而非严肃的组织方法来结成组织,导致这类左翼小组织中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私人关系结成和维系的组织有无法突破的发展上限;造成私人事务和组织或政治事务混同,组织毁于私人问题或是私人分裂导致组织分裂;在缺乏良好民主集中制运行的情况下,靠私人关系维系起来组织稍有发展,便容易“自发”地形成按资排辈的权力结构。
出于对中国监察制度的恐惧和对先锋队生存环境的绝望,一部分中国左翼同志放弃了列宁主义和先锋队路线。这部分人中,一部分转向了纯经济斗争,比如尝试搞红色产业;一部分在结成组织的同时完全模糊掉自己的政治属性,退回到生活的场域里,比如零散的俱乐部;一部分转向了纯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比如退回到哲学的斗争里;一部分诉诸法律斗争,比如专注劳动保障、合法的劳工维权等。
当然,经济的斗争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是必要的,并且是和先锋队的政治组织有机补充的的革命群众浪潮的一部分。但这其中最危险的是用纯经济和意识形态斗争取代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主张。因为任何时候,这种试图用纯经济斗争取代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组织,仍然是需要政治来完成它们的任务的,即便它自身极力否认自己的政治属性,它也只会以缺乏政治原则统筹和纪律维系的方式,诞生自发的、混乱的政治和组织形态。而这些政治和组织形态往往问题重重,甚至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的无意识的模仿和延续。
中国需要且只需要一个布尔什维克党,这个党将领导中国工人、学生、以及被团结在中国工人周围的农民和一部分进步小资产阶级,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府,在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交由工人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并剥夺资产阶级法权、确立社会主义法权以维护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经济上将政治权力从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官僚代表那里移交到工人手中,建立真正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民主政治;并将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带向国际。
为此,这个布尔什维克党本身必须有明确的、直白不隐晦的、被党员普遍认同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和政治路线,以确立整个党有集中的、统一而成熟的政治行动;有一个稳固的组织原则以确保前者能持续实现,这就是民主集中制;以及有根据党自身的状况,比如规模和发展阶段,以及根据外部环境(尤其是安全环境)灵活改变的组织方法,比如在这里建立一个读书会,在那里建立一个讨论班,在这个学校组织一个学生小组,在那个公司组织一个工人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单线联系,这一点可以灵活,但是必须通过民主集中原则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党内。
这些要求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对中国革命共产党给出的必选。而面对中国监察系统的特殊情况,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必须灵活地选择方法,以组织起一个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党的内部,党的原则和路线通过民主集中制得到党员的一致认同,对党的外部,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让我们的潜在同志知道我们的政治主张,并且让认同我们的现实路线主张的人加入我们。面对已有的左派团体,我们应该基于路线共识团结其中认可我们主张的人,必要和力量允许的情况下说服动摇者,鼓动他们遵从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入我们的布尔什维克党,遵循布尔什维克的政治路线和组织方法工作,在灵活的、不同的工作部门中发挥自身的长处。
2. 布尔什维克党如何被组织起来?
对于一个政治组织,组织模式、政治路线和组织规模必定是适配的。在当下中国,由于工人阶级不论在人数还是力量上都全球最庞大,而中国资本主义又涸泽而渔地对工人持续超额剥削,已经激进化起来的左翼群众数目广大。在这个背景下,限制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扩张的,绝不是一些“老左”悲叹的“群众缺乏自觉”、“阶级力量对比不容乐观”!而往往是党自身的组织模式和政治路线问题。布尔什维克党的扩张不只是一个靠宣传和时间来积累人数的问题,而是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建立了健康的组织模式,才能容纳一个成规模的、群众的革命共产党。
印证这一点的一个反面例子是一个现今已经基本流亡海外的革命组织。他们恐惧于中国的警察机器,但又在理论上仅能保守上世纪苏俄的老黄历、无法针对中国当下提出灵活的工作方案,因而在政治路线上龟缩不前。他们的龟缩政治路线、止步不前的政治工作导致事务凌驾于组织,只能和事务性官僚独大而非布尔什维克的组织模式适配,而这样的政治路线和组织模式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容纳更多的组织人数,因为组织规模稍一增大,就又会产生官僚组织无法调和的异见和分裂。
这和上世纪第四国际的频频分裂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相似的教训:革命党面对新的国内和国际局势,在提出新主张时有时会产生分歧。但是健康的民主集中制可以让党在形成集中决策时民主地考虑到不同意见并鼓励将理论分歧通过政治讨论充分展开,而持续进行着的政治工作则不断地检验党的理论和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如果政治工作长期没有进展,那么理论分歧就会失去裁判和解决的方法,成为空洞的、无休止的争论。这个时候一种解决方法是不再鼓励理论活力,仅维护过去“一定正确”的理论正统,来消除党内的政治分歧。
这可能如他们所说,是在革命低谷时期“保存革命火种”的办法。但这个方法不属于当下中国!当下中国非但不处于无产阶级力量薄弱、阶级意识低迷的革命低谷时期,相反无产阶级的抱怨、愤怒和抗争已经随处可闻。固守这样的老黄历只会导致革命党的政治工作在当下中国无法展开,这又进一步地导致了组织模式的畸形,从而回过头来真的束缚住了组织发展的手脚。
在当下中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严肃、踏实地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组织,并且针对现实形势大胆地提出政治方案并持续践行,才能在不论是组织风气还是组织规模增长上都有源源不断的活力。这样的党,才能用不仅仅是正确的理论,而且是实际的势头正旺的行动证明给中国的无产阶级:
我们是能为群众提供一个真正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并且有政治能力兑现的革命共产党!